2007年,当中国赛艇扬威世界的时候,国际赛艇联合会发表评论称,2007赛季为赛艇运动的中国年。但中国赛艇在奥运会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多少次与奥运金牌擦肩而过,中国赛艇有着比其他水上项目更深的“奥运金牌情结”。北京奥运会,中国赛艇迎来了突破瓶颈的最成熟的时机。
女子双人双桨:李勤/田靓 夺金指数:95%
2007年她俩参加的所有国际赛事中,这一项目的冠军从来没有旁落过,尤其是06年的世锦赛,不能战胜她们的对手只好把目标瞄在银牌上。李勤/田靓向世界证明了自己实力的同时,也给了中国赛艇人更多的信心。2008年元旦,李勤/田靓登上了中国赛艇队的冠军榜。目前,这位中国赛艇队的金牌搭档已经把目标瞄准了北京奥运会上。心直口快的田靓接受记者采访时丝毫不掩饰自己奥运的野心:“我们会通过训练把我们练到最强,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全世界 我们的赛艇也可以是最棒最强的,我相信我们可以创造历史。”
对手:当然,中国队在这个项目上不乏对手,特别是来自新西兰队的双胞胎斯文德尔姐妹,作为世锦赛和奥运会的双料冠军。她们成了李勤/田靓在这个项目上最大的威胁。2006年,他们不敌中国组合获得冠军,但别忘了,作为奥运冠军,她们的丰富的奥运会经验是中国选手所不具备的。
专家点评:国际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韦迪说,李勤/田靓是目前赛艇队配合最稳定的之一,正常情况下不会有大的变动,但是两人的问题在于能力还需要提高。如果没有明显提高,那(是否重新配艇)也将有所考虑。虽然世锦赛上两人以较大优势夺冠,但不能说明两人实力已经足够强大,因为世锦赛上大家的目标都是夺入场券。所以,两个人必须继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有最大把握参加北京奥运会。
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徐东香、严诗敏、余华、陈海霞 夺金指数:70%
雅典奥运会上,徐东香和李倩搭档获得了这个项目的第五名。奥运会后,李倩因为身体原因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徐东香成了这个项目上的绝对核心。另外几名选手实力相当,现在徐东香和严诗敏、余华、陈海霞都有搭档,其中和严诗敏搭档时间相对较长,成绩也最突出。包括06年世锦赛冠军和一届世界杯分站赛的冠军。不出意外的话,这对黄金组合将出现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继续冲击中国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的奥运梦想。
对手:和跳水这样的水中项目比起来,赛艇这类水上项目并不是中国队的强项。徐东香的对手也比较多。雅典奥运会冠军,罗马尼亚选手布莱西亚/阿罗佩,亚军德国选手莱墨/布拉斯博格都有很强的实力。而这两个国家的水上项目一向发达,人才辈出,而且她们最大的特点是经验丰富。中国队这方面显然欠缺一些,徐东香也只有25岁,严诗敏和陈海霞都是20岁上下,除了徐东香之外其他人都没有奥运经验。徐东香们要想获得奥运奖牌乃至摘取金牌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是。
专家点评:韦迪说,女轻双人双桨这项一直没有稳定的配艇。近两年,这个项目涌现出四名水平相近、风格各异的运动员。陈海霞个子不高,但是技术不错;严诗敏个人条件好,但是年龄小,经验不足;余华个人能力强,但是技术风格需要微调才适合配艇;徐东香能力最强,但是也有一些缺点。四名选手曾经尝试过各种组合,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都出现过不少问题。所以,如何优中选优组成一条令人满意的艇,还需要下工夫。
男子轻量级四人单桨:黄钟鸣、吴崇魁、张林、田军 夺金指数:65%
2006年赛艇世锦赛,黄钟鸣、吴晓勇、田军、张林四人完美配合,获得了男子轻量级世界冠军,成绩比雅典奥运会冠军还快11秒多。成功实现中国男子赛艇在世界上的突破。在2007年第二站赛艇世界杯阿姆斯特丹站比赛中,黄钟鸣等四人再次获得金牌。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四名小伙子已经整装待发。
对手:我国赛艇运动起步较晚,这个项目上英国、法国在整体实力上都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丹麦的克里斯坦森/埃尔伯特/莫尔维格/艾伯森是这个项目的卫冕冠军。但是,因为竞争激烈,没有哪位组合能长时间保持领先,这也为中国组合提供了一个机会,只要中国队进一步加强配合,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中国队还是有很大机会冲击奖牌乃至金牌的。
专家点评:2006年,中国赛艇队男子轻量级首获世界冠军,成为北京奥运会新的金牌增长点。但是随后,这条艇表现一般。后来我们也进行了总结,主要是训练和比赛脱节。由于赛前仓促采取“高住低练”,结果导致很多队员水土不服、生病。虽然只是发烧感冒、拉肚子之类的小毛病,但是为了长远考虑也无法上运动量,失去了“高住低练”的意义。这样赛前大量缺课导致最终积累不足,成绩不佳。今后,这个项目需要吸取教训,在奥运会前谨慎采用特殊训练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