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赛日期和地点
2014年12月17日至20日,在广东省四会市举行。
二、参加单位
世界各国或地区、世界各高校、世界各俱乐部队;
国内各省市队、各二三线队;
国内各高校、各企业、各俱乐部队。
三、竞赛项目
(一)专业项目
男子:八人单桨有舵全能(1000米、500米)
女子:八人单桨有舵全能(1000米、500米)
四人双桨全能(1000米、500米)
(二)高校项目
男子: 八人单桨有舵全能(1000米、500米)
(三)企业项目
男子:八人单桨有舵1000米
四人双桨1000米
混合:四人双桨1000米
四、运动员资格
(一)专业项目
1、国内赛艇专业单位(省队、市队、二三线、俱乐部等)均可单独参赛,但必须由各省市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统一报名;
2、国外赛艇队伍及港、澳、台队伍均可参赛,由各赛艇协会统一报名参赛;
3、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持有中国赛艇协会颁发的有效注册证,或港澳台身份证或国外护照。
(二)高校项目
1、国内外开展赛艇项目的高校均可参赛,各高??芍苯颖?。
2、运动员资格:凡持有各高校注册学生证的运动员,均可代表该校参加比赛。
没有持有高校学生证的运动员:(1)专业一线队运动员不能参加(一线运动员指的是代表过省市参加过全国锦标赛的运动员,该部分将由中国赛艇协会来认定);(2)专业二三线运动员(满18周岁),鼓励代表高校来参加,该部分运动员由中国赛艇协会资格认证后可凭注册证参赛。
(三)企业项目
1、国内外开展赛艇项目的企业均可参赛,各企业可直接报名。
2、运动员资格: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持有中国赛艇协会颁发的有效注册证。
(四)各队需对各自报名参赛的运动员的健康状况和水中自救能力负责。各队在报到时需向大会提交有运动员本人与主管教练签名的200米游泳能力保证书和全体运动员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单的复印件。
(五)运动员参赛时必须出示本人注册证、身份证、护照或高校学生证。
五、参加办法
(一)各队每个项目参赛艇只不限;
(二)运动员兼项参照竞赛日程;
(三)报名后,由中国赛艇协会确定的得到分配名额的参赛队伍,比赛期间食宿免费(具体队伍艇只名称另行公布),其他参赛艇只费用自理。
六、竞赛办法
(一)采用中国赛艇协会最新审定的赛艇竞赛规则。
(二)由于天气原因不能进行决赛、半决赛时,根据规则完成半决赛的项目,以半决赛成绩排定最终名次;未完成半决赛的项目,以预赛成绩排定名次,时间少者名次列前。
(三)名次计算方法:
1、1000米和500米两个项目得分总和。得分低名次列前,如果得分相同以1000米成绩优者列前,如再相同以全部比赛中1000米划出最快成绩列前,依次排出各组别运动员的全能积分排名。
2、各单项的积分按第1、2、3、4、5……名次,分别得积分为1、3、4、5、6……分。
(四)专业器材由各参赛队自备,所使用的国产器材必须经过中国赛艇协会审批通过;高校器材由中国赛艇协会提供,也可自带。
(五)国内各单位必须使用在中国赛艇协会注册的比赛服装和桨叶标志。
(六)运动员报名或比赛后,无故弃权一个项目,则不能参加其它项目的比赛。
七、录取名次与奖励
各全能项目录取前3名。
八、裁判员
(一)总裁判长、副总裁判长和主要裁判员由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选派,名单另发。不足名额由承办单位负责,须为一级以上裁判。
(二)总裁判长和副总裁判长及编排长于12月15日,其他裁判员于12月16日向大会报到。
九、仲裁委员会
仲裁委员会人员组成与职责范围按《仲裁委员会条例》执行。
十、报名和报到
(一)各单位必须建立与协会联络沟通的电子信箱。
(二)各单位于11月17日前将报名表寄到中国赛艇协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左安门内大街8号伟图大厦826;收件人:张茵;联系电话:010-67113681;传真:010-67112793),并将报名表电子档报送到中国赛艇协会邮箱zgstxh@126.com 以便进行运动员资格审查。逾期报名者(以寄出邮戳日期为准),按不参加论。报名必须采用本规程的表格,并加盖公章。
(三)各单位于12月17日向大会报到。
十一、其它
(一)未尽事宜,由承办单位另行通知。
(二)附件:竞赛日程、报名报项表。